我常跟學員說明,解釋人是活在身心環境三位為一體共構的生物,不管是生理上,心理上,環境上。
都有可能造成你的身體變得緊繃不舒服,然而大方向上可以由以下三個方向來討論。
關鍵在三個方向上
1.脊椎扭轉
2.過度用力
3.失去良好支撐
脊椎扭轉
身體的脊椎是一個3D的構造,可以活動矢狀面,冠狀面,橫切面的動作,簡而言之就是你的脊椎可以做出
前彎

側彎

旋轉

身體可以做出這三種動作,並且將這三個向量的動作用不同方式組合起來呈現出上千萬種的活動姿態。
但是身體就像一條耳機線或者吹風機線一樣,用久了會打結,身體的脊椎跟肌肉也會產生某種扭轉。
所以就會呈現你所看到【高低肩】 或者【骨盆高低】 以及【長短腳】等。
這都是脊椎扭轉造成的。
它的成因是因為我們有【某種特定的姿勢習慣】造成的。
比方說:翹腳使用電腦,或者盤腿看電視,頭過度使用往下彎使用手機等。
過度用力
當身體扭轉在某一個階段時候,別忘記你是活生生的人,活著一天就會用力,
你會拿杯子,起床,刷牙,上班,這時候你就會開始使用你的身體【用力】
這個用力久了就會產生卡住的力量卡點,你會卡在某一個扭轉的【扭轉卡點】上面,然後越卡越緊繃,這時候就會產生很多人說的【膏肓疼痛】或者不明原因單邊的疼痛等。
這些力量卡點跟過度肌力訓練或者過度某種重複性的用力也有關聯,
常見症狀
常見的像是上班族:肌腱發炎,滑鼠手
家庭主婦:媽媽手,網球肘等
搬貨工人腰傷等這些都是職業傷害,都是特定動作用力造成的。
失去良好支撐
人類作為哺乳類靈長動物,幼年時候跟其他哺乳類一樣是爬行,漸漸發展到站立狀態,
這時你的支撐是在面積極少的【腳底板】上面,你全身重量是透過骨骼架構精準支撐在腳底板上。
然而,現在多數的人因為久坐關係,髖關節相當緊繃,以及不良姿勢造成身體失去良好支撐力量。
當神經系統只要感受到你有良好支撐以後,肌肉緊繃就會自動放行,不會再繼續緊繃著,因為身體會明白一件事情,緊繃無助於更加穩固身體。